【史记的作者简介】《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巨著,其作者司马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更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对《史记》的成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梳理。
一、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6年),字子长,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陕西龙门(今陕西韩城),自幼聪慧好学,深受父亲司马谈的影响,立志继承父业,从事史学研究。司马迁年轻时曾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收集史料,为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替李陵兵败辩解,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一打击使他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完成《史记》的决心。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这部涵盖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开创了中国史书的新体例,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在书中不仅记录历史事件,还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评价,体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思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姓名 | 司马迁 |
生卒年份 | 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6年 |
字 | 子长 |
籍贯 | 西汉时期,今陕西韩城 |
职业 | 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
家庭背景 | 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家族世代从事史学工作 |
主要成就 | 撰写《史记》,开创纪传体史书体例 |
创作时间 | 公元前104年—约公元前91年(历时约13年) |
作品结构 | 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130篇 |
写作风格 | 注重人物刻画,善于叙事,语言生动,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
个人经历 | 游历四方,搜集史料;因直言进谏遭宫刑,仍坚持完成《史记》 |
历史地位 |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 |
三、结语
司马迁以其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完成了《史记》这一千古名著。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通过《史记》,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脉络,更能感受到司马迁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