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闾左谪戍渔阳翻译】一、
“发闾左谪戍渔阳”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秦朝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这句话的意思是:征调平民百姓去边远地区戍守。其中,“发”意为征调;“闾左”指的是居住在里巷左边的平民,古代以左为尊,因此“闾左”常用来指代普通百姓;“谪”即贬谪、流放;“戍”是戍边、驻守;“渔阳”是地名,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区一带。
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成为秦末社会动荡的重要导火索之一。通过分析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与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理解其在历史中的意义和影响。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历史背景 |
发 | 征调、派遣 | 《史记·陈涉世家》 | 秦朝征调百姓服兵役或劳役 |
闾左 | 居住在里巷左侧的平民,泛指普通百姓 | 古代社会等级制度 | 代表底层民众,常被征调 |
谪 | 贬谪、流放 | 《史记》常见用法 | 指朝廷对犯人或有罪者的惩罚 |
戍 | 戍边、驻守 | 古代军事术语 | 指士兵前往边疆驻防 |
渔阳 | 地名,今北京密云一带 | 《史记》记载 | 秦朝边疆要地,常设军事重镇 |
三、结语
“发闾左谪戍渔阳”不仅是对秦朝征调平民戍边政策的描述,更是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历史背景和字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过程以及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这一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与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