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意思是什么】“始作俑者”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原意是指最早制作殉葬用的陶俑的人,后来用来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或引发某种不良现象的人。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率先做出不道德、不正当行为的人。
“始作俑者”原指最早制作人形陶俑用于殉葬的人,后引申为第一个做坏事或引发问题的人。该词多用于批评和指责,强调责任归属。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描述某些负面事件的发起者,如社会风气的败坏、不良行为的开端等。
表格说明:
词语 | 始作俑者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原意 | 最早制作殉葬陶俑的人 |
引申义 | 第一个做坏事或引发问题的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指责、强调责任归属 |
现代用法 | 描述不良行为或事件的发起者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始作俑者”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言中的使用方式。该成语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对“首恶”的重视与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