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终日是什么意思】“不可终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情或处境非常焦虑、不安,甚至到了无法安心过日子的地步。这个成语多用来描述因忧虑、恐惧或压力过大而难以平静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不可终日 |
拼音 | bù kě zhōng rì |
解释 | 形容心中忧愁、恐惧或不安,以至于一天都难以安宁地度过。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民不聊生,不可终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或定语,表示情绪上的极度不安。 |
近义词 | 忧心如焚、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泰然自若、心安理得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整日忧心忡忡,简直不可终日。
2. 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真是不可终日。
3. 她担心孩子的安全,整天提心吊胆,不可终日。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误用示例 | 正确用法 | 说明 |
“他今天心情不好,不可终日。” | “他今天心情不好,坐立不安。” | “不可终日”强调的是长时间的不安,而非一时的情绪波动。 |
“这件事让他不可终日。” | “这件事让他寝食难安。” | “不可终日”更偏向于心理状态,而非具体行为表现。 |
四、总结
“不可终日”是一个表达内心极度不安或焦虑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重大压力、担忧或危险时的心理状态。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通过理解其出处、含义及用法,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