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严选问答 >

七律登庐山全诗

2025-09-16 06:14:50

问题描述:

七律登庐山全诗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6:14:50

七律登庐山全诗】《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他登上庐山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隐含着对革命事业的思考与展望。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

《七律·登庐山》全诗如下:

> 晨登庐山望烟霞,

> 红旗漫卷西风烈。

> 八万四千云外路,

> 三千里外水东斜。

> 莽原深处藏龙虎,

> 峰峦高处起楼台。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坚定的信念。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更是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寓意深刻,常被用来形容站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困难所迷惑的精神境界。

二、诗歌结构分析(表格形式)

项目 内容
诗名 七律·登庐山
作者 毛泽东
创作时间 1959年
体裁 七言律诗
首联 晨登庐山望烟霞,红旗漫卷西风烈。
颔联 八万四千云外路,三千里外水东斜。
颈联 莽原深处藏龙虎,峰峦高处起楼台。
尾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主题 登高抒怀,表达豁达胸怀与远大志向
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艺术特色 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哲理深刻

三、赏析与意义

毛泽东在庐山之巅,面对浩渺云海与壮阔山河,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激发了他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沉思考。诗中“八万四千云外路”、“三千里外水东斜”,虽为写景,却暗含人生道路之漫长与广阔;“莽原深处藏龙虎”则象征着潜藏的力量与机遇;而“不畏浮云遮望眼”则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体现了诗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不仅是毛泽东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分析,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