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儿子们的结局】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共有十五个儿子,其中十一个成年并被封为王爵,其余四人早夭或未及封爵。这些皇子的命运各异,有的因政变而死,有的因病早逝,有的则在晚年享尽荣华富贵。以下是对乾隆儿子们结局的总结。
一、乾隆儿子们的结局总结
1. 永璜(长子)
- 生卒年:1735—1775
- 结局:因未能在皇太后去世时按礼制服丧,被乾隆斥责,不久病逝,年仅40岁。
2. 永琏(次子)
- 生卒年:1738—1750
- 结局:幼年早逝,未及成年,未封爵。
3. 永璋(三子)
- 生卒年:1741—1796
- 结局:生前未受重视,死后追封为和亲王。
4. 永珹(四子)
- 生卒年:1739—1799
- 结局:早年出继给允祹,后被封为履郡王,享年60岁。
5. 永琪(五子)
- 生卒年:1741—1799
- 结局:深受乾隆喜爱,曾被立为太子人选,但因病早逝,年仅37岁。
6. 永瑢(六子)
- 生卒年:1743—1790
- 结局:出继给允禧,封为质郡王,死后追封为质亲王。
7. 永琮(七子)
- 生卒年:1746—1747
- 结局:幼年早逝,未封爵。
8. 永璇(八子)
- 生卒年:1749—1832
- 结局:因与乾隆关系紧张,长期不被重用,晚年生活低调,享年83岁。
9. 永瑆(九子)
- 生卒年:1752—1813
- 结局:书法造诣极高,被封为成亲王,一生未参与朝政,晚年安享荣华。
10. 永璂(十子)
- 生卒年:1751—1777
- 结局:早逝,未封爵,生前不受重视。
11. 永璐(十一子)
- 生卒年:1752—1760
- 结局:幼年早逝,未封爵。
12. 永琪(十二子)
- 生卒年:1753—1777
- 结局:早逝,未封爵。
13. 永瑆(十三子)
- 生卒年:1754—1799
- 结局:早逝,未封爵。
14. 永璘(十四子)
- 生卒年:1760—1820
- 结局:因嘉庆帝即位后对其不满,一度被贬,晚年恢复爵位,享年60岁。
15. 未封爵皇子(十五子)
- 生卒年:未知
- 结局:早夭,未封爵。
二、乾隆儿子们结局一览表
序号 | 名字 | 生卒年 | 封爵情况 | 结局说明 |
1 | 永璜 | 1735–1775 | 不详 | 因失礼被斥,病逝 |
2 | 永琏 | 1738–1750 | 未封爵 | 幼年早逝 |
3 | 永璋 | 1741–1796 | 和亲王 | 未受重视,死后追封 |
4 | 永珹 | 1739–1799 | 履郡王 | 出继后封爵,享年60岁 |
5 | 永琪 | 1741–1799 | 未封爵 | 被立为太子人选,因病早逝 |
6 | 永瑢 | 1743–1790 | 质郡王 | 出继后封爵,死后追封 |
7 | 永琮 | 1746–1747 | 未封爵 | 幼年早逝 |
8 | 永璇 | 1749–1832 | 未封爵 | 长期不受重用,晚年低调 |
9 | 永瑆 | 1752–1813 | 成亲王 | 书法名家,不涉政事,享年61岁 |
10 | 永璂 | 1751–1777 | 未封爵 | 早逝 |
11 | 永璐 | 1752–1760 | 未封爵 | 幼年早逝 |
12 | 永琪 | 1753–1777 | 未封爵 | 早逝 |
13 | 永瑆 | 1754–1799 | 未封爵 | 早逝 |
14 | 永璘 | 1760–1820 | 未封爵 | 嘉庆初遭贬,晚年恢复爵位 |
15 | 未封爵 | 未知 | 未封爵 | 早夭 |
三、结语
乾隆的儿子们命运各异,有的因政治斗争而不得善终,有的因身体原因早逝,也有人在晚年得以安享荣华。他们的经历反映了清朝皇室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与家族命运的起伏。通过了解这些皇子的结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乾隆时期的政治生态与皇权传承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