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是什么意思】“穷山恶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贫瘠的地方。这个词语常被用来比喻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的地区,有时也带有贬义,暗示这些地方难以发展或不适合居住。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穷山恶水 |
拼音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释义 | 形容自然环境恶劣、贫瘠的地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为政者,不患无财,而患无术;不患无术,而患无德。故曰:‘穷山恶水,不可久居。’”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地理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穷山恶水”最早出自古代文献,最初可能只是描述自然环境的恶劣,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主观评价的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不仅用于地理描述,还常被用来比喻社会环境或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地理描述 | 这个山区地势险峻,土地贫瘠,被称为“穷山恶水”。 |
社会评价 | 这些地区由于缺乏资源,长期处于“穷山恶水”的状态。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常以“穷山恶水”来渲染故事背景的艰难与困苦。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穷山恶水”的关系 |
山清水秀 | 自然环境优美 | 与“穷山恶水”形成鲜明对比 |
风和日丽 | 天气晴朗舒适 | 也常用于描述好的自然环境 |
人杰地灵 | 地方有人才和灵气 | 与“穷山恶水”相反,强调地方的优越性 |
五、总结
“穷山恶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自然条件恶劣、难以生存的地区。虽然它有一定的贬义,但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也常用来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把握其用法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