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的出处】“其乐融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家庭或群体中气氛和谐、欢乐愉快的情景。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出处。以下是对“其乐融融”出处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
“其乐融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原文为:“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其中“和乐且孺”后来演化为“其乐融融”,用来形容亲人之间和睦相处、其乐无穷的场景。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其乐融融”被广泛引用,多用于描写家庭温馨、朋友间欢聚的场面。现代汉语中,它已成为一个常用成语,常见于散文、小说及日常口语中。
尽管“其乐融融”常被误认为出自《论语》或其他经典,但实际上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这是其最准确的出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其乐融融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原文句子 |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含义 | 形容家庭或群体中气氛和谐、欢乐愉快 |
使用频率 | 高(常见于文学及日常表达) |
常见误传出处 | 《论语》等其他经典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家庭温馨、朋友聚会等场景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其乐融融”虽常被误传为出自其他经典,但其真实出处是《诗经》。了解成语的来源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