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种篱边菊】一、
“近种篱边菊”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全诗为: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欣欣此生意,自尔无终歇。
> 何以报君恩?守节在寒雪。
> 近种篱边菊,幽香满庭阁。
这首诗通过描写兰叶和桂花的自然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坚守。后两句“近种篱边菊,幽香满庭阁”,则借菊花象征坚贞不屈、清高孤傲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操守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张九龄诗歌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风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近种篱边菊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 |
出处 | 《感遇十二首》其七 |
诗句原文 | 近种篱边菊,幽香满庭阁 |
诗体 | 五言古诗 |
主题思想 | 表达高洁品格与坚定操守,借菊花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
艺术手法 |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
情感基调 | 高雅、沉静、含蓄 |
历史背景 | 唐代中期,张九龄因直言进谏被贬,此诗反映其政治失意时的心境 |
文学价值 | 展现了盛唐诗歌中“咏物寄情”的典型风格 |
三、结语
“近种篱边菊”虽只是一句诗,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格理想。它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幽香与坚韧,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信念的坚持。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