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简介资料】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以西行取经的壮举闻名于世,不仅带回大量佛经,还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成就,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传颂。
一、玄奘大师生平总结
玄奘出生于隋朝末年,自幼聪慧,早年出家为僧,潜心研习佛法。为了求取真经,他不畏艰险,独自踏上前往印度的旅程,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历经百余国,最终抵达当时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拜入著名高僧戒贤门下学习。学成后,他带着大量梵文经典返回中国,并在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一生致力于翻译佛经,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内容涵盖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如《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他的翻译风格严谨准确,对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他西行途中的见闻,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历史的重要文献。
二、玄奘大师主要成就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公元602年 |
去世年份 | 公元664年 |
出生地 | 河南偃师(今河南省) |
俗名 | 陈祎 |
法号 | 玄奘 |
西行时间 | 公元629年-645年 |
西行路线 |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至印度 |
学习地点 | 那烂陀寺(印度) |
主要译经 | 《般若经》《瑜伽师地论》《大般涅槃经》等 |
译经数量 | 共75部1335卷 |
著作 | 《大唐西域记》 |
历史地位 | 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 |
影响 | 推动佛教本土化,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
三、结语
玄奘大师以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僧人,更是一位文化使者,将印度佛教思想引入中国,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带向世界。他的精神与成就,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