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严选问答 >

年逾古稀的意思

导读 【年逾古稀的意思】“年逾古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年龄超过了七十岁。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文化

年逾古稀的意思】“年逾古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年龄超过了七十岁。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对年长者的尊重与敬意。

一、含义总结

“年逾古稀”中的“年逾”意思是年龄超过,“古稀”则指的是古代对七十岁的一种称呼。因此,“年逾古稀”整体意思就是“年龄超过了七十岁”,通常用于描述老年人。

二、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礼仪观念。其中,“古稀”是古人对七十岁的一种尊称,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表达了古人认为七十岁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长寿年纪。

三、常见年龄称谓对照表

年龄 称谓 说明
10岁 总角 古代儿童时期
15岁 豆蔻 女子十五岁称为“豆蔻年华”
20岁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30岁 而立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
40岁 不惑 “四十而不惑”出自《论语》
50岁 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论语》
60岁 花甲 六十岁称为“花甲之年”
70岁 古稀 “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 耄耋 八十岁称为“耄耋之年”
100岁 百岁 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

四、使用场景

“年逾古稀”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场合,如:

- 在文章中描述一位年长的学者或长辈;

- 在新闻报道中介绍一位高龄人物;

- 在祝福语中表达对长者的敬意。

例如:“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依然精神矍铄,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五、注意事项

虽然“年逾古稀”是一种褒义词,但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过于书面化或显得不自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年逾古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年龄描述,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些传统称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