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无纸笔”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原诗为: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远行途中与故人相遇,却因没有纸笔而无法写下家书的情景,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之情。以下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
作者 | 岑参(盛唐边塞诗人) |
背景 | 诗人出使西域途中偶遇回京的使者 |
主题 | 游子思乡、旅途孤独、情感寄托 |
情感基调 | 感伤、惆怅、略带无奈 |
表现手法 | 白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
二、诗句解析与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是整首诗中最经典的一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它描绘的是在骑马途中与友人相遇,却没有纸笔可以写信,只能通过口头传达问候。这种场景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 “马上”:说明两人都是在旅途中,可能都在赶路或执行公务。
- “相逢”:偶然的相遇,带有意外与惊喜。
- “无纸笔”:现实的限制,突显了当时通讯的不便。
- “凭君传语”:只能托人捎话,表达一种无奈与依赖。
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古代交通与通信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联系。
三、文化意义与现代启示
1. 文化意义
此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信”作为情感载体的重要性。古人常以书信寄托思念,而“无纸笔”则象征着沟通的障碍与情感的压抑。
2. 现代启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随时联系亲人朋友。但“马上相逢无纸笔”的意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不要忽视面对面交流的价值,以及情感表达的真实与深刻。
四、总结
“马上相逢无纸笔”虽短短五字,却道尽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人际交往中的无奈。它不仅是对历史情境的描写,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与传递,始终是文学与生活的重要主题。
如需进一步扩展,可结合岑参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边塞诗风格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