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严选问答 >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

2025-10-20 01:00:29

问题描述: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0 01:00:29

舍生取义出自于哪里】“舍生取义”是一个常被引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为了正义或崇高的事业而放弃生命。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体现了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中对道德和人格的高度重视。

一、

“舍生取义”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义”的重视,认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当以道义为重,而不是贪生怕死。这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志士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依据。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舍生取义
出处 《孟子·告子上》
原文出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处作者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含义 在生命与道义无法兼顾时,选择道义,不惜牺牲生命
思想背景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提倡“仁义礼智信”
影响 对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忠义精神的象征

三、延伸思考

“舍生取义”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选择,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都以此为信念,如文天祥、岳飞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义”的价值。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与原则冲突时,应坚守内心的良知与责任。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舍生取义”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源自经典,传承至今,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践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