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意思是什么】“夜半三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深夜时分。它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含义,还常常带有文学色彩或象征意义。以下是对“夜半三更”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基本含义
“夜半三更”字面意思是“半夜的第三个时辰”,即古代夜间时间划分中的第三更天。在古代,夜晚被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为两小时。因此,“三更”通常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
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深夜、子夜时分,有时也用来表达一种孤寂、静谧或神秘的氛围。
二、文化背景与引申义
1. 古代时间划分
在古代,人们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戌时(19:00)开始,依次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三更对应的是23:00至次日1:00。
2. 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使用
“夜半三更”常出现在诗词、小说和影视剧中,营造出一种孤寂、神秘或紧张的氛围。例如,在古装剧或武侠片中,常有“夜半三更,鬼影重重”的描写。
3. 象征意义
除了时间上的含义,“夜半三更”也常象征着孤独、沉思、秘密或危险的时刻。
三、常见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例子 | 
| 描述时间 | 夜半三更,他还在书房里伏案工作。 | 
| 表达氛围 | 夜半三更,风声呼啸,让人不寒而栗。 | 
| 象征孤独 | 夜半三更,一个人坐在窗前,思绪万千。 | 
四、总结
“夜半三更”是一个具有时间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成语,主要表示深夜时段,常用于文学、影视等场景中,以渲染氛围或表达情感。了解其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性。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夜半三更 | 
| 基本含义 | 指深夜,古代夜间时间划分中的第三更 | 
| 时间范围 | 约23:00—1:00 | 
| 文化背景 | 古代时间划分,文学与影视常用 | 
| 引申义 | 孤独、神秘、静谧、危险 | 
| 常见用法 | 描述时间、渲染氛围、象征情绪 | 
| 例句 | 夜半三更,他仍在工作;夜半三更,风声呼啸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可结合具体文学作品或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