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崩殂读音和解释】“中道崩殂”是一个出自《出师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君主或重要人物在正当年富力强之时突然去世。这一成语不仅具有历史背景,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色彩。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用法,以下将从读音、解释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读音
| 成语 | 拼音 |
| 中道崩殂 | zhōng dào bēng cú |
- 中(zhōng):表示中间、中途。
- 道(dào):道路、途中。
- 崩(bēng):倒塌、崩溃。
- 殂(cú):死亡、丧命。
二、解释
“中道崩殂”字面意思是“在半路中死去”,引申为在正当壮年或事业正盛时突然去世,多用于对君主或重要人物的哀悼之词。
该成语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遗余力,忠志之士忘身于国,而今中道崩殂,诚可谓痛哉!”
在这里,“中道崩殂”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早逝的悲痛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示例句子 |
| 表达对领导人的哀悼 | 他正值壮年,却中道崩殂,令人惋惜。 |
| 描述历史事件 | 唐太宗中道崩殂,留下千古遗憾。 |
| 用于文学作品 | 小说中主人公中道崩殂,情节令人唏嘘。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突然离世、英年早逝 |
| 反义词 | 长命百岁、寿终正寝 |
五、总结
“中道崩殂”作为一个文言成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常用于表达对英才早逝的惋惜之情。通过了解其读音、释义、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尤其在写作或阅读古文时更为重要。
如需进一步探讨类似成语或文言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