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严选问答 >

古诗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导读 【古诗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边塞诗题材。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忠勇精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古诗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边塞诗题材。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忠勇精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一、原文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注释

词语 注释
青海 指青海湖,位于今青海省。
长云 连绵不断的云层。
暗雪山 山上的积雪在云层下显得昏暗。
孤城 指孤零零的边城,象征戍边将士的孤独。
玉门关 古代边塞要地,位于今甘肃省。
黄沙 指沙漠中的黄沙,象征艰苦环境。
百战 多次战斗,形容战争频繁。
穿金甲 身穿铠甲,历经战火。
楼兰 古代西域国名,此处指敌方势力。
终不还 决不返回家乡,表达誓死守卫的决心。

三、翻译

青海上空的云层遮蔽了雪山,

远处的孤城遥望着玉门关。

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身上的铠甲早已磨破,

但不打败敌人,就绝不回家。

四、赏析

《从军行》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唐代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和坚定信念。全诗四句,层层递进:

- 第一句: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

- 第二句:通过“孤城”和“玉门关”的对比,突出边疆的遥远与孤寂。

- 第三句:写出了战士们长期征战、身经百战的艰辛。

- 第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出战士们誓死守卫国家的决心,情感激昂,气势磅礴。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诗题 《从军行》
作者 王昌龄(唐代)
类型 边塞诗
主题 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忠勇精神
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语言风格 简练有力、意境深远
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情感激昂、富有画面感
思想内涵 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保卫家园的决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军行》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于担当、忠诚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