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时间起止时间是几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它发生于清朝末年,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挽救国家的危局,推动社会进步。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这场改革仅持续了103天便告失败。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戊戌变法的时间范围,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出发,简要总结其起止时间,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历史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进一步丧失主权,民族危机加剧。在此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推行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开始。
二、戊戌变法的起止时间
戊戌变法自1898年6月11日开始,至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因此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三、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变法名称 | 戊戌变法 / 百日维新 | 
| 开始时间 | 1898年6月11日 | 
| 结束时间 | 1898年9月21日 | 
| 持续时间 | 103天(约3个月) | 
| 主要人物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 
| 政变事件 | 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夺权) | 
| 历史意义 | 推动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 | 
四、结语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尽管改革未能成功,但其倡导的变革精神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